茯苓:被古人称为 “四时神药”,它到底有多神奇?
- 发布时间:2025-06-17
- 访问量:0
茯苓:被古人称为 “四时神药”,它到底有多神奇?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6-17
- 访问量:0
茯苓,又名茯菟、茯灵或松苓,是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 的干燥菌核,来源于多孔菌科,具有很强的寄生性,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和马尾松等植物的根上,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湖北、安徽等地,性味甘、淡、平,主入心、肾、肺、脾脏,可以利水消肿、健脾宁心,治疗水肿、痰饮、心悸等。
茯苓在我国有悠久的食用及药用历史。茯苓最早的药用功效记载于西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被写做“服零”,用于治疗“乾骚(瘙)”。茯苓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中药复方中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如中医经典方剂:琼玉膏,四子汤,桂枝茯苓汤等,故有“十药九茯苓”之说。
茯苓不仅在中国久负盛名,在国际市场也备受推崇。在日本、韩国等地,茯苓被开发为美白、祛痘的佳品。由此可见,茯苓在医药、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一、茯苓的研究现状
1.主要化学成分
茯苓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茯苓多糖、萜类化合物。
茯苓多糖
茯苓多糖是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80%以上。茯苓多糖结构的主链是由β-(1→3)-D-葡聚糖构成,含有少量β-(1→6)葡聚糖支链,还有一些多糖含有D-半乳糖、D-果糖、D-鼠李糖、D-甘露糖、D-木糖等。此类成分及其衍生物多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因此,人们对茯苓多糖的研究和开发较多。
萜类化合物
现从茯苓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共有50 余种,多数为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有 6 种基本物质骨架,分别是羊毛甾-7,9(11)-二烯型、7,8-脱氢羊毛甾烷型、开环羊毛甾烷型、羊毛甾烷型、齿孔甾烷型和开环齿孔甾烷型。目前从茯苓中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为数不多,包括去氢松香酸甲酯。
甾体类化合物
包括12个甾体类成分,即麦角甾醇、过氧麦角甾醇3β,5a-二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3β,5a,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麦角甾-7,22-二烯-3-酮、6,9-环氧麦角甾-7,22-二烯-3B-醇、麦角甾-4,22-二烯-3-酮、麦角甾-7,22-二稀-3β,5α,6β-三醇、麦角甾-7,22-二烯-5,6-环氧-3-醇、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β-谷甾醇。
其他类化合物
包括L-尿苷、柠檬酸三甲酯、胡萝卜苷。金属元素钙、镁、铜等和挥发油如苯甲醛、戊基呋喃等以及氨基酸、脂肪等其他成分。
2.主要药理作用
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具有抑制肿瘤、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效果显著。
利尿作用
茯苓的利尿作用具有特异性,所谓特异性,其原理是收集身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肾脏代谢排出体外,茯苓的利尿的有效成分是茯苓素,是一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
保肝作用
茯苓中起保肝作用的成分是羧甲基茯苓多糖。通过研究茯苓三萜对小鼠的肝损伤的作用,发现与模型组相比茯苓三萜治疗组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这表明茯苓三萜也是茯苓保肝的有效成分之一。
调节免疫功能及抗肿瘤作用
茯苓中多种成分均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抗肿瘤的作用。茯苓多糖能提高荷瘤小鼠体内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和明显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从茯苓中分离得到三萜类成分及其衍生物,对K562细胞(人慢性髓样白血病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可影响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茯苓三萜对多种肿瘤均具有抑制活性,可抑制如肺癌,卵巢癌,皮肤癌,中枢神经癌,直肠癌等。
抗炎作用
三萜类化合物是茯苓抗炎作用的主要药效物质之一。茯苓总三萜通过灌胃给药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和冰醋酸诱导的腹腔毛细血管渗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能明显减轻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爪肿胀和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等症。茯苓三萜的抗炎活性机理可能与其抑制磷脂酶A2 活性有关。
二、速溶茯苓粉的生产工艺
低温提取
旨在最大限度保留其中的热敏性活性成分。
工艺参数:采用动态逆流提取技术,以40~50℃纯水为溶剂,提取时间20~30分钟。低温环境可抑制氧化酶活性,减少活性物质的氧化损失(损失率<5%,传统高温工艺损失率>20%)。
低温膜过滤
提取液经陶瓷膜或有机超滤膜进行固液分离,去除大分子杂质(如纤维素、果胶),同时截留目标活性成分。
工艺参数:膜孔径选择0.1~0.2 μm,操作温度≤45℃,跨膜压差0.2~0.5 MPa。该工艺可保留分子量<10 kDa的小分子物质,有效成分截留率≥98%,且能耗较传统离心工艺降低30%。
优势:避免高温导致的蛋白变性,同时实现高效除菌(微生物去除率>99.9%)。
低温膜浓缩
超滤与膜浓缩都属于膜分离技术,其原理为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以化学位差或外界能量为推动力,使膜两侧的物质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走,从而达到分离、纯化、浓缩等效果。采用反渗透(RO)或纳滤(NF)膜技术对滤液进行预浓缩,替代传统真空蒸发的高能耗工艺。相比真空浓缩,膜浓缩的有效成分保留率提高12%~15%,能耗降低40%~50%。
喷雾干燥
喷雾干燥是利用雾化器将料液分散为细小的雾滴,并在热干燥介质中迅速蒸发溶剂形成干粉的过程,具有蒸发面积大、干燥速度快、易于连续化生产等优点;采用喷雾干燥设备生产效率高,适合速溶粉的大批量生产与推广。
三、速溶茯苓粉的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外观形态:呈均匀的粉末状或颗粒状,无肉眼可见的杂质、无结块,颜色应符合茯苓的特征,通常为白色或淡米黄色粉末。
气味:带有淡淡的菌类清香或无明显气味,无异味、霉味、焦味等不良气味。
滋味:微甜或淡而无味,优质品无苦涩、酸败等杂味,无刺激性味道。
汤色:将茯苓粉溶解后,观察汤色。溶解后通常呈浅色,溶液清澈,无悬浮物。
2.理化指标
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3%~5%,适当的水分含量有助于保持产品的稳定性,防止因水分过高导致结块、霉变等问题。
灰分:总灰分一般不超过6%,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1%,灰分含量反映了产品中矿物质等无机成分的含量,过高的灰分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3.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一般要求不得超过1000CFU/g,菌落总数是反映产品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过高的菌落总数可能导致产品变质,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保质期。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30MPN/100g,大肠菌群的存在可能表明产品受到了粪便等污染,存在潜在的卫生风险。
霉菌和酵母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一般不得超过50CFU/g,过多的霉菌和酵母菌可能会在产品中生长繁殖,导致产品发霉、变质,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和安全性。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致病菌一旦检出,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是微生物指标中的关键控制项目。
4.安全性指标
农药残留:各种农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残留量,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重金属含量: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需严格控制,例如铅含量一般不得超过5mg/kg,砷含量不得超过2mg/kg等,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等危害等,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等危害
四、速溶茯苓粉的应用方案
健康食品开发
1.代餐与体重管理
茯苓粉80%为纤维素,低热量且遇水膨胀,饱腹感强。
代餐粉:茯苓粉+山药粉+葛根粉,热水冲调。
2.传统药膳升级
茯苓粥:粳米+茯苓粉+莲子,健脾止泻。
茯苓炖汤:排骨汤中加入茯苓粉,中和油腻,增强利湿效果。
创新点心:低糖茯苓饼:茯苓粉混合木糖醇烙制薄饼,替代零食。
3.安神助眠饮品
睡前冲饮:茯苓粉+温牛奶,改善入睡困难。
草本复配茶:茯苓粉+酸枣仁+百合粉,热水冲泡,缓解焦虑性失眠。
4. 祛湿健脾茶饮
茯苓粉配山药粉,晨起冲服,改善脾虚湿重。
夏季特饮:茯苓粉+薏苡仁+红豆,煮水代茶,预防暑湿。
美容与个护
1.内服美白
每日茯苓粉加入豆浆或果汁。
2.外用面膜配方
美白淡斑面膜:茯苓粉+珍珠粉+蜂蜜,调糊敷面,抑制黑色素。
控油祛痘面膜:茯苓粉+绿茶粉+芦荟胶,适用于油性肌肤,减少炎症。
3. 洗护用品
在洗发水中添加茯苓提取物或茯苓粉,利用其天然成分滋养头皮,改善发质。
五、结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速溶茯苓粉作为一种健康、便捷的饮品,市场前景广阔,将朝着更加多元化、功能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的选择和体验。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