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山楂的研究现状及现代发展--山楂粉

山楂的研究现状及现代发展--山楂粉

  • 发布时间:2025-05-07
  • 访问量:0

山楂的研究现状及现代发展--山楂粉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5-07
  • 访问量:0
详情

山楂(Crateagus Pinnatifida Bge.)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适应性强,国内栽培广泛。山楂约有 300 种,果实呈淡黄色、淡红色或黑紫色,别称山里红,红果子。山楂除了是一种食用植物外,还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草药,数百年来一直被用于多种治疗目的。现代研究表明,山楂中的活性成分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和调节血糖血脂以及抗菌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除药物理疗外,山楂果实常被用作鲜食来源,山楂果实被直接食用或加工成果酱、果冻、酒、果汁和各种甜食。

 

一、山楂的研究现状

山楂的化学成分

目前对山楂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酸、糖类物质、黄酮类、萜类、酚类、生物碱、单宁等,其中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

1.有机酸物质

已知有机酸会影响味道的形成和许多生理过程,被认为是成熟指标。研究表明,山楂中富含有机酸如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草酸、琥珀酸和抗坏血酸等,其中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最高,目前,有机酸已证实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有益作用,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果酸是山楂果实的质量参数之一。

2.多糖

糖是果实的主要可溶性成分。研究表明,山楂中富含糖类如葡萄糖、果糖、蔗糖、山梨糖醇等;山楂中多糖经加工精制后,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肠道菌群调节和抗氧化活性等。

3.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酚类化合物,是山楂中是植物、水果和种子中含量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决定了颜色、香味和风味特征。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许多特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增殖、抗癌、抗血管生成、抗微生物、抗病毒以及神经保护活动,山楂品种较多,不同品种的总黄酮含量为2.27-17.40 mg/g。

 

4.萜类物质

山楂是一组富含三萜类化合物的植物,其中熊果酸、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最为丰富。一些药理研究表明,这些成分具有强心、抗癌、抗病毒、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循环等重要作用。

5.酚类物质

酚类物质被认为是山楂果实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之一。研究揭示了中国山楂果实中存在40 多种酚类化合物,主要属于原花青素(PA)、黄酮醇苷和酚酸。山楂的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癌和抗氧化活性。

 

山楂的药理作用

1.预防心脏病

山楂是自然界中对心血管系统最有价值的药物,这归因于类黄酮和低聚原花青素。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中的类黄酮和花青素可降低再灌注应激后心肌中的氧化应激,并似乎抑制细胞凋亡。除此之外,山楂中金丝桃苷能够预防高血压以及对心血管系统。心脏线粒体活动功能丧失是大多数心脏病发作的基础。改善线粒体活性可以避免与心脏活动相关的疾病的发生。

2.抗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许多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山楂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山楂提取物可能作用于 Na+/K+-ATP 酶并增加心肌细胞转移钙的能力,通过 eNOS磷酸化为丝氨酸诱导一氧化氮(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3.调节血糖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许多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山楂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山楂提取物可能作用于 Na+/K+-ATP 酶并增加心肌细胞转移钙的能力,通过 eNOS磷酸化为丝氨酸诱导一氧化氮(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4.抗菌效果

研究发现山楂果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主要是基于其正电基团与细菌细胞的阴离子基团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衍生物会增加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胞内容物的渗漏。

二、山楂粉的生产工艺

低温提取

旨在最大限度保留其中的热敏性活性成分。

工艺参数:采用动态逆流提取技术,以40~50℃纯水为溶剂,提取时间20~30分钟。低温环境可抑制氧化酶活性,减少活性物质的氧化损失(损失率<5%,传统高温工艺损失率>20%)。  

低温膜过滤

提取液经陶瓷膜或有机超滤膜进行固液分离,去除大分子杂质(如纤维素、果胶),同时截留目标活性成分。  

工艺参数:膜孔径选择0.1~0.2 μm,操作温度≤45℃,跨膜压差0.2~0.5 MPa。该工艺可保留分子量<10 kDa的小分子物质,有效成分截留率≥98%,且能耗较传统离心工艺降低30%。

优势:避免高温导致的蛋白变性,同时实现高效除菌(微生物去除率>99.9%)。

低温膜浓缩

超滤与膜浓缩都属于膜分离技术,其原理为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以化学位差或外界能量为推动力,使膜两侧的物质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走,从而达到分离、纯化、浓缩等效果。采用反渗透(RO)或纳滤(NF)膜技术对滤液进行预浓缩,替代传统真空蒸发的高能耗工艺。相比真空浓缩,膜浓缩的有效成分保留率提高12%~15%,能耗降低40%~50%。

喷雾干燥

喷雾干燥是利用雾化器将料液分散为细小的雾滴,并在热干燥介质中迅速蒸发溶剂形成干粉的过程,具有蒸发面积大、干燥速度快、易于连续化生产等优点;采用喷雾干燥设备生产效率高,适合速溶粉的大批量生产与推广。

三、山楂粉的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外观形态:呈均匀的粉末状或颗粒状,无肉眼可见的杂质、无结块,颜色应符合山楂的特征,呈暗红棕色至棕色粉末。

气味:应具有天然山楂的酸香气息,无异味、霉味、焦味等不良气味。

滋味:冲泡后应呈现酸甘微温的口感,符合山楂天然风味,无明显苦涩、或刺激性口感。

汤色:将山楂粉溶解后,观察汤色。冲泡后的汤色应呈红棕色至浅褐色,澄清透亮,无明显浑浊或悬浮物。

2.理化指标

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3%~5%,适当的水分含量有助于保持产品的稳定性,防止因水分过高导致结块、霉变等问题。

灰分:总灰分一般不超过6%,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1%,灰分含量反映了产品中矿物质等无机成分的含量,过高的灰分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3.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一般要求不得超过1000CFU/g,菌落总数是反映产品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过高的菌落总数可能导致产品变质,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保质期。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30MPN/100g,大肠菌群的存在可能表明产品受到了粪便等污染,存在潜在的卫生风险。

霉菌和酵母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一般不得超过50CFU/g,过多的霉菌和酵母菌可能会在产品中生长繁殖,导致产品发霉、变质,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和安全性。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致病菌一旦检出,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是微生物指标中的关键控制项目。

4.安全性指标

农药残留:各种农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残留量,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重金属含量: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需严格控制,例如铅含量一般不得超过5mg/kg,砷含量不得超过2mg/kg等,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等危害等,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等危害。

四、山楂粉的应用

食品加工

1.饮品调制

山楂果茶:山楂粉+蜂蜜+温水,调制成促消化饮品;或与绿茶、玫瑰花搭配。

酸奶/奶昔:添加1-2勺山楂粉,增加风味并促进肠道健康。

果汁调味:与苹果汁、橙汁混合,平衡甜腻感。

2.烘焙与甜点

面包/饼干:按面粉量的3%-5%添加,赋予酸甜口感。

果酱/馅料:与草莓、蓝莓混合熬制,用于夹心或涂抹。

3.传统食品

山楂糕:山楂粉+吉利丁+糖,冷藏成型。

糖葫芦涂层:溶于糖浆中增加风味。

健康与功能性应用

1.消化调理

餐后助消化:饭后1小时饮用山楂粉水(5g/杯),缓解胀气。

消食组合:与陈皮粉、麦芽粉按比例冲泡。

2.心血管支持

降脂茶饮:山楂粉+决明子+荷叶。

醋泡山楂粉:与黑醋1:3混合,静置一周后每日取10ml稀释饮用。

3.儿童食疗

开胃糖水:山楂粉+冰糖煮水,适合食欲不振的儿童(少量频服)。

 

美容与外用

1.面膜配方

控油清洁:山楂粉+绿豆粉+酸奶,敷面10分钟,适合油性肌肤。

去角质:与燕麦粉、蜂蜜混合,轻柔按摩后洗净。

2.泡浴美体

50g山楂粉+浴盐,泡澡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3.宠物保健

犬猫促消化:少量(0.5g/kg体重)拌入食物,每周1-2次(需兽医指导)。

五、结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山楂粉作为一种健康、便捷的饮品,市场前景广阔,将朝着更加多元化、功能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的选择和体验。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新邵南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

新邵南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陌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