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发布时间:2024-01-29
- 访问量:0
三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1-29
- 访问量:0
三七,又称之为田七,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草药。其起源于2亿5千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的残余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
三七性温和,味苷微苦,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止血等诸多功效,在临床多种疾病治疗中都有广泛应用,比如跌扑肿痛、外伤出血、崩漏、便血、吐血、咯血等症。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药三七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得以不断扩大,很多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三七,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三七主要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
化学成分
经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研究表明,三七中包括黄酮类、止血活性成分、三七多糖、皂苷、挥发油等多种有效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等多种系统都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
黄酮类成分: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在三七绒根中具有山奈酚-3-0-半乳糖-0-葡萄糖(三七黄酮苷)、三七黄酮B、榭皮素等少量黄酮类成分。
止血活性成分:
三七中具有三七素这种有效的止血活性成分,三七素可加快凝血过程,提高毛细血管的抵抗力,扩张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大大降低,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据相关学者实验报道,三七用于止血的优点在于止血快速,且药物用量较小,但是其缺点在于稳定性较差,经过高温蒸烫后极易受到破坏。
三七多糖成分:
经过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在三七根中可分离出三七多糖A这种成分,有利于调节患者的全身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对于肿痛的治疗效果较好。
皂苷成分:
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皂昔,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已经从中药三七的不同部位中分离出20~30种单体皂昔成分,并计算得出三七中有12%成分均为皂昔。
挥发油成分:
挥发油也是三七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其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目前临床分离三七挥发总油已经鉴定得出酮、烷烃、苯取代物、脂肪酸醋类、倍半菇等30多种化合物。其具有抗菌、抗炎、祛风化痰、发汗解表、止咳平喘、等诸多功效。
其他成分:
三七中有抗菌蛋白、聚炔醇类成分、瑙醇成分、生物碱、蛋白质、脂肪油、氨基酸等诸多成分。
药理作用
止血作用:
三七的止血功效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其起到止血功效的是三七素,具有用量小、止血快的优势。动物实验证实,三七不同制剂、不同给药方式以及应用于不同动物,均具有较高的止血疗效。三七能够达到止血而不留瘀的效果。对于那些出血兼有瘀滞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有研究表明,将三七通过灌胃应用于麻醉大鼠后,大鼠体外凝血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有所缩短,如果事前将门静脉接扎,则上述止血功能消失,由此,我们推测需三七止血成分需经过肝脏代谢在体内才能起到止血的作用。
抗血栓功能:
三七不但具有活血散瘀之效,还能够抵抗血小板聚集,达到抗血栓的功能。三七抗血栓机制包含三个环节,分别为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以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其中抗血小板的聚集机制是提高机体内血小板内cAMP含量,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进一步抑制Ca2+、5-HT等促血小板聚集相关活性物质释放,最终发挥出抗血小板聚集之神效。
需要注意的是,有研究表明,每日200mg/kg家兔静脉注射或者灌胃三七,需要连续20d以上才能起到较为明显的血小板抗聚集作用,由此可见,应用三七来治疗血栓性疾病时,起效较慢,需要足量长时期治疗,这一点,临床医生在应用三七进行疾病的治疗时需加以关注。
保肝利胆:
三七具有抵抗肝脏损伤的作用。主要包括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减少肝细胞间胶原纤维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坏死。另外,肝脏还具有一定的利胆功效,可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促进胆汁分泌。
抗炎:
三七抗炎功能的机制是通过阻止炎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增高,抑制灌流液中血栓素A,活性,进而减少地诺前列酮得释放有关,最终达到抗炎目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经应用三七来对口腔炎进行预防,结果显示,使用三七预防者的口腔炎发生率为较之未预防者显著降低,进一步证实了三七具有一定的抗炎消肿作用。
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三七作用于机体可明显提高机体脑组织和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来降低氧化脂质,三七总皂苷还明显抑制心脑组织褐质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间接清除自由基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延缓衰老的目的。
综上所述,三七所含化学成分都有不同的生理活性,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各专家人士研究,三七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终能成为中国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