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小能手:桑叶提取物
- 发布时间:2023-03-23
- 访问量:0
降糖小能手:桑叶提取物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3-23
- 访问量:0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高血糖、糖尿。长期高血糖常导致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肾病、眼及周围神经等病变。现如今,这一疾病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的第三致死性疾病。因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药物研究和开发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及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叶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等作用。
一、桑叶的简介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较高。。桑叶汲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早已在民间广泛应用。
自古以来,中医就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中药应用于临床,《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灸熟煎饮,代茶止渴”。近代医家也常将桑叶配伍于中药复方中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各国研究人员对桑叶的组成、功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桑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作用。
二、桑叶提取物
桑叶提取物以春蚕后期或霜降前桑树枝条上的第1~3位新叶加工的桑叶粉为原料,阴干,粉碎,分别用正丁醇、90%乙醇和水加温浸提,并喷雾干燥而得。含有桑叶黄酮、桑叶多酚、桑叶多糖、DNJ、γ-氨基丁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是优质的保健食品天然功效原料。已于2016年8月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也被列为新食品原料。
三、桑叶提取物降血糖的作用机制
桑叶降血糖的主要功效分子是DNJ,历经20多年的研究,科学家们才逐渐揭开桑叶降糖的秘密。1976年,Yoshiaki从桑树的根和枝条中首次检测到DNJ分子;1994年,Asano等从桑树的叶子中分离出包含DNJ分子在内的6种生物碱;1995年,Kimura等证实了DNJ分子的降血糖作用最为显著。也就是说,DNJ分子是桑叶降血糖的主要活性成分;1997年,Kato确定了DNJ的分子结构。
DNJ是桑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DNJ(1-脱氧野尻霉素)是桑叶中生物碱的一类,其化学名称是3,4,5-三羟基-2-轻甲基四氢吡啶,是1-de-oxynojirimycin的缩写。野尻霉素首先由Inoue等作为抗生素从链霉菌中得到,DNJ是由野尻霉素氢化得到的。DNJ的来源有两大类:植物来源和微生物来源。植物来源包括:桑叶及桑根皮,野跖草,风信子,沙参属植物,爵床科植物。微生物来源包括浅紫灰链霉菌和芽孢杆菌。
1-脱氧野尻霉素结构式
桑叶提取物中不仅含有降血糖的主要功效分子DNJ,还有其他种类的、且具备一定降糖功效的生物碱与桑叶多糖等活性分子,如Fagomine、桑叶多糖等。研究显示,桑叶降血糖的作用主要通过这两个途径实现:
(1)通过桑叶生物碱DNJ对二糖类分解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小肠对双糖的吸收,降低食后血糖的高峰值。
(2)桑叶生物碱fagomine及桑叶多糖促进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肝糖原合成以及改善糖代谢,最终达到降血糖的效果。桑叶中有机铬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功能。桑叶脱皮固酮也能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原,最终达到降血糖的效果。而且不影响健康人的血糖水平,起到全方位的预防糖尿病和保健功效。
四、桑叶的其他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鲜桑叶煎剂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炭疸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煎剂还有杀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2、降血压作用
桑叶中的芸香苷、槲皮素、槲皮苷能增加离体及在位蛙心的收缩力与输出量,并减少心率。芸香苷使蟾蜍下肢及兔耳血管收缩,槲皮素可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循环。γ-氨基丁酸、芸香苷、槲皮素有降血压的作用。γ-氨基丁酸是神经传达物质,能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恢复脑细胞功能,同时,能改善脑部血液流动,增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的活性,促使血压下降。
3、抗衰老、抗疲劳作用
浙江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通过4年的实验,证实桑叶具有类似于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参属于热补,而桑叶属于清补,无忌限,无论老幼均可使用,且四季皆宜。另外,桑叶中所含的槲皮素、酚类化合物、维生素C等成分能通过抑制或清除自由基来防止氧化损伤。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与抗衰老、稳定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能缓解生理变化引起的情绪激动,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阻止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减少或消除已经产生并积滞于体内的脂褐质。
4、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桑叶能预防癌细胞生成,提高人体免疫力,主要功能成分是DNJ、类黄酮、桑素、γ-氨基丁酸及维生素,能抑制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DNJ有显著的抗逆转录酶病毒活性(Tierney,1995)。其IG30为1.2~2.5 μg/mL,且随DNJ剂量的增加,抑制力增强。DNJ对肿瘤转移的抑制率是80.5%,其抑制机理可能是DNI通过抑制糖苷酶的活性在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未成熟的碳水化合物链,削弱了肿瘤的转移能力。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