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未老先高”,代糖饮品受市场追捧
- 发布时间:2022-12-01
- 访问量:0
国人“未老先高”,代糖饮品受市场追捧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2-01
- 访问量:0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邱良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18.7%。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4。
但另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在步入老龄社会前已先一步进入了“高糖”时代,中国糖尿病人增速迅猛,目前中国患糖尿病的人数占比已超过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的26%,已严重影响到国人健康。
糖尿病人群增速惊人 提高大众认知刻不容缓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5.37亿人,其中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占比超过26% 。2000年~2011年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翻了三倍;从2011年到2021年间,增长幅度仍达56%,且未来20年预计还将处于增长趋势。
另外,实际上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知晓率仅为36.7%,仅32.9%的患者接受过规范治疗,其中50.1%的患者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此背景下,提高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刻不容缓。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正是来自这些并发症,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血糖过高容易导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可能影响患者生命,需要及时救治。
二、血糖过高容易诱发呼吸道、泌尿系等部位的感染,导致伤口愈合慢甚至不愈合。
三、长期慢性高血糖可影响心、脑血管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四、易并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是透析、失明等。
五、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影响中枢神经、周围神经、颅神经、植物神经等,导致感觉减退或痛觉过敏、神经麻痹等症状。
六、引发糖尿病足,甚至需要截肢。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为“教育保护明天”,旨在警醒人们,糖尿病患病率正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提高患者自我治疗、自我监测的技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从报告数据可以看出,近3年来,大众对糖尿病的关注度持续上涨。相比于2019年,2022年糖尿病的关注热度增长了52%,三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加剧 减糖生活更健康
在刚刚过去的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这一疾病再次引发人们关注。1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者由9000万增至1.4亿,平均每10个国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已经逐渐蔓延至年轻人群体。同时,占人口基数最多的18岁以上成年人群体超重或肥胖率已经超过一半,据估计,全国每3个人中就有1人为腹型肥胖。我国最新流调数据显示,30岁以下人群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已达到20.2%,40岁后人群中更是超40%处于糖尿病前期。在目前疫情还未完全得到控制,长期居家办公和饮食习惯不规律的情况下,这一情况正在加剧。
《健康中国饮料食品减糖行动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18-29岁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2%,30-39岁人群中患病率达6.3%。而在1996年,这两项数据分别是0.56%和1.36% 。这意味着,我国主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20年期间增长4倍左右。
与此同时,更多科学研究表明——糖的摄入过多与“肥胖、龋齿、2型糖尿病”等发病率增长呈现正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控制和减少糖的摄入量,推荐在整个生命周期将游离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膳食能量的10%以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呼吁,中国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得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减糖正成为全球食品生产和消费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市场,减糖、减油、减盐更是食品消费领域落实‘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曾表示。
专家肯定代糖饮品 巨头纷纷下场抢占“0糖”市场
作为重大慢性病之一,宣传教育、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防治管理并行的"五驾马车"。
《糖尿病杂志》发表中国研究团队的相关论文称,通过研究调查2亿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代谢病总结出,甜食摄入量高与糖尿病发病率升高有直接关系。
近年来,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糖类消费大国。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食糖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食糖进口量339万吨,同比增长21.07%。
“健康中国”合理膳食专项行动特别提出,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和甜味剂取代蔗糖。越来越多的食品饮料企业以甜味剂代替白砂糖,“无糖”正在成为食品饮料行业新的风口。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行动计划的逐步推进,民众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加,普通民众对糖摄入超标等问题也愈加关注,以饮料行业为例,近段时间, 奈雪的茶宣布在门店全面使用0糖天然“罗汉果糖”,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分享当季银耳炖梨与罗汉果糖的味道搭调,还有一些消费者推荐奈雪的0糖罗汉果瓶装饮料很好喝。可见,使用合适的代糖,饮料的口感和风味并不会受到影响,还能更精准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饮的健康需求。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已达159亿元,年增长率为35%,远超饮料行业总增长率,随着健康消费理念的普及、Z世代的崛起,预计未来数年我国无糖饮料行业能保持约13.7%的年复合增长率,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276.6亿元。
总结
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等机构发布了《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称甜味剂不会导致肥胖,也不会导致血糖波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甜味剂会增加食欲、导致肥胖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在膳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甜味剂几乎不会影响血糖,也不会导致糖尿病,以甜味剂替代添加糖可以减少能量摄入。
陈君石院士还表示,甜味剂为高血糖人群及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丰富食物选择,糖尿病患者适当摄入非营养性甜味剂食品或饮料都是安全的。
甜味剂的安全性基于严格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已得到我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权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肯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喜好甜食的糖尿病患者可适当摄入糖醇和非营养型甜味剂。
中科院发布的《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保持增长势头,预计未来5年内实现翻番,2025年增至227.4亿元规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安全网”,若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处理,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